生态环境部:加强惩戒力度严打 零容忍环评文件弄虚作假
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8日讯 今天上午,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在会上表示,在做好环评审批服务的同时,对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不负责任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曝光一起。
据刘志全介绍,自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来,已累计对50家环评单位和61名环评从业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失信记分,全国累计对227家单位和224人实行失信记分;已有10家单位和5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单或失信“黑名单”,受到禁止从业的惩戒。刘志全指出,除了依法监管执法,加大处罚措施之外,很重要的是对量大面广的环评单位和人员,建立以质量为核心、以信用为主线、以公开为手段、以监督为保障的环评质量监管体系,信用监管非常重要。生态环境领域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和生态环境部总体部署,环评领域在信用监管上率先突破,取得了积极进展。
特别是随着《环评法》修订,取消了环评单位资质许可后,我部以部令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规范性文件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办法》以及能力建设指南和信息公开管理规定三个文件,上线了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目前,已有5700余家单位和34000余名从业人员在平台建立诚信档案,大家可以登录生态环境部官网或者网络搜索这个平台,全国环评从业单位和人员信息、业绩、是否被纳入“黑名单”、记分情况,都一目了然。
在谈及如何进一步推动环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时,刘志全表示,一是积极指导督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落实环评信用监管工作要求,对地方监管记分情况开展定期调度,并建立通报机制。二是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红、黑名单机制,加快研究推动环评信用平台与相关领域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目前,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推动实现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统一申报和审批系统与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开展数据共享。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探索建立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提升信用监管效力。
“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环评改革,加快修订环评分类管理名录,简化环评编制;依法严惩环评弄虚作假;并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和调度。”刘志全表示。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